是打不赢攻城战的。但也不能尽信,毕竟天朝的人都很聪明,不会学外国人那样把那么大一匹来路不明的木马拉回城里庆祝。倒是很有可能放一把火、就地给烧了。>
要不然怎么说热爱和平的天朝人,军事理论学说却比外面那么多国家加起来还多呢?因为内斗时大家发现彼此都很有头脑,轻易不会上当。也只有个别朝代,因统治阶层自卑而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才会令时光倒退,令千年前便已出现的百家争鸣盛况不再。>
这种事不好举例子,比如元朝时大多汉人不能取名字,得用数字代替,什么朱九四啊、朱重八啊等等;又比如某朝的留发不留头,文字狱、禁武令。这能说吗?不能说,很多人为这几个朝代感到骄傲无比、脸上生辉,所以也就不举例了。>
《百战录》是典型的实战型兵书,里内的《攻城篇》没有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敷衍了事。>
多番实例看下来,总共有这么几种方法。>
首先是最常用的围点打援:封锁城池,击退援军,截断粮道补给。该方法最为稳妥,只要静等对面饿肚子,饿的慌了,城自然也就破了。>
可惜这个法子耗时甚巨,眼下用不了。估计还没等敌人打开城门呢,郭嘉同志就很可能因病先走一步。>
接下来就是火攻。>
说通俗些就是选个良辰吉日放火,以天干物燥为最佳,切忌空气湿度太大或头顶上飘着乌云。>
当然,这种方法要奏效多半需要有内应。就是由里头的人,去把粮仓给点着了,那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若是想靠投石车四处开花,估计也就是烧掉几所民宅,引来几句咒骂而已。>
第三种方法就厉害了,名为水攻。>
很多人想象水攻的情景,可能都是白娘子做法,水漫金山寺的画面。那也不错,但不全是。>
因为像关羽那样水淹七军叫水攻,断人家水源也叫水攻!>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