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林的宅邸由村民们所造,构成较为简单,毕竟村子里也找不出像样的建筑设计师。>
而按照村民们当时的设想,大人物的住处必须要有护城河,于是便有了一条能供张田林夏天泡个澡、摸摸螺蛳的护城沟。>
护城沟往里是一堵石砌围墙,由于建筑材料匮乏,除了大门两端几米范围真的是用石头砌成外,其余都是木制阑珊,远远望去大有一股不伦不类的味道。仿似一位古典美女脸上挂了几颗大大的媒婆痣,令人唏嘘。>
再走进大门,就到了空旷的前院,地面上洒满了河道里挖来的鹅卵石。>
院子很大,不过今天这儿站满了人,都是来投军效力的村民,他们把儿子送来当兵,一则是为了搏个好前程,二来也可以为家人减轻负担。家中只要有从军人员,就可以免除田赋。>
不过这兵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除了身体素质要好,主要还得看领主的经济状况。一旦收了兵,即便是档次最低的‘杂务兵’,也得支付工资。>
张田林之所以此前迟迟没有招收兵员,正是碍于手中没钱。>
此番去服军役,虽然总体任务失败了,黄忠没能顺利接受会稽郡的投降,但出于张田林的个人优异表现,郭嘉和黄忠还是各赏了他两百贯钱,共计四百贯。>
这笔奖金用来支付一百个士兵一年的工资绰绰有余,这才有了今天的‘招聘会’。>
士兵是有了,接着就要收录几位家臣。>
家臣的定义就类似于现今企业团队里的核心成员。他们是一支队伍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张田林不可能当一辈子的光杆司令,遇到难题时,也少不了几个人一起群策群力想办法。可是想拉拢家臣进入自己的队伍,绝不是有钱就行的。>
说简单点,但凡在社会上小有名气的人物,多半家庭条件不会太差。他们来投军,不仅不需要工资,有些人甚至还能从家里带些财源过来。而这帮人真正想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前途。>
如果领主名声不够大,或者坏名声太响亮,都是很难找到家臣的。>
说得猥琐些,这就是一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婚姻’。>
好在现如今的张田林也成了一支潜力股,‘能跟战神吕布单挑不死’这样的噱头,足够他臭屁一阵的。>
慕名前来应征家臣的人也不少,杂碎兄抱着还远远没有问世的‘一条鞭法’,选出了第一位人才。>
此人名叫钱达勇,祖上世代为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业颇丰,就想着儿子能在仕途上搞出点名堂来,也好为家族撑腰。>
而所谓的一条鞭法,可以简单理解为,抛开一切繁杂的征收标准,统一用金钱来衡量。>
这就是钱达勇脱颖而出的关键,毕竟他带来了不少礼物,什么兵粮、马匹、佣人一应俱全。>
张田林和杂碎兄一致认为,这么贴心的人,绝对不会差。>
第二位入选者名叫陈良,看起来像个羸弱书生,确实也是,不过据他自己说已经投笔从戎好几年,每天钻研武道且有了一定成就。>
杂碎兄表示不信,双方要在前院里打一场,结果因陈良热身时闪了腰作罢。家庭背景一般,但从他带来的一箱箱书籍上看得出,应该是个很用心的人。>
最后剩下的第三位家臣出身行伍,也是唯一一位带着介绍信来的人,算起来应该是徐晃的侄子,名叫徐通,想在张田林手下锻炼锻炼。>
这种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哪怕真的一无是处,也得留着,反正房间多得是。>
队伍大致组建完毕,可就是没有一个擅长使用火枪的人。>
杂碎兄为此召开了第一场‘家议’。>
会场秉承汉制,脱了靴子进入房间席地而坐,大家不分彼此的围坐在一起,开始时由张田林传达了主公曹操的战略要义。主题自然也是围绕着该战略,挖掘擅长使用火绳枪的人才。>
只不过讨论到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再议。原因很简单,火枪的发源地在朱家人掌控的冀州,离杨州北部实在太远,哪里会有什么人才溜达到这里。>
倒是钱达勇在回忆中说起,有个穷困潦倒的武人,曾拿着一把鸟铳到他家名下的当铺进行过典当。或许是个人才也不一定,至少人家手里有枪。>
张田林觉得自己应该去实地考察过后再议,即使找不到人,去钱达勇家坐坐,和家里的老人谈谈心也是好的嘛。据说他家除了开当铺,还投资了几家红楼,到那里对付着住几天……似乎也很方便。>
对于这件事,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尤其是陈良,在得到随行许可后表现得异常兴奋,像打了鸡血一样,满脸通红。>
只可惜这趟行程注定要被战场上的一件突发事件所阻挠。>
霸武二年初秋,驻扎在阴的郭嘉也召开了一场紧急军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