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可以将身体完全进行修复,但皮肤上的疤痕却会像刻进身体细胞里的记忆一样,被永远留下来。>
包括曾今在大明劫副本里遇刺时的伤口,以及方天画戟留下的痕迹。>
“诶?我说杂碎兄,当初那只獒犬老弟的咬痕怎么不见了?”张田林细数自己身上的‘勋章’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忍不住好奇的问。>
杂碎兄一直是个类似于江湖百晓生般的存在,可这次也答不上来,只好用万能公式搪塞道:“这种问题,你只能去问真主。”>
“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不劳烦她老人家了。”张田林舒展了几下刚重生的身子骨,之后便独自走到烛光底下,拆开了珙由英寄来的信。>
看完后,他叹了一口气,问出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杂碎兄,如果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说,希望当她不存于这个世上,是不是就意味着那个男人没戏了?”>
“这种问题,你还是只能去问真主。”>
“我看你今天是脑回路短路,无法沟通了嘛。”>
“哈哈哈,田林兄,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作为你的家臣,我有义务为你指明一条最好的道路。不管你想不想听,都必须知道,珙由英绝不是武将家的子女。我早已帮你打听过了。在所有我方武将中,并没有‘珙’这个姓氏。也就是说,这位姑娘可能出生于某位商贾或地主家中。和这样的千金结合,对你的仕途帮助并不大。”>
“咳!我也没打算靠女人发家啊。不过还是谢谢你这么用心。”张田林怅然若失地叹了一口气,接着便自顾自往前院走去,“我想,她这封信,应该也是为了让我打消娶她的念头吧。”>
没谈过恋爱的人或许永远看不出透女人的心思。有时候一些看似不好的话还真得用‘负负得正’、‘微积分’、‘欧拉函数’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公式去套用解算才能得出结论。>
要不然怎么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呢。>
第二天正午,张田林收到了从主公曹操那发来的《新战略纲要》。大致内容有两条:一是北方战线暂时缓和,要求扬州地区积极备战,随时准备与吕布势力开战,其最终目的自然是要将扬州这块富饶的粮食产区,尽早划入自家版图;至于第二条讯息,是有关建立新军的事。所谓新军,就是火绳枪部队,类似于大明的神机营。>
曹操给每支部队所需要配备的火枪兵都作了规定。>
外委把总的要求是至少配备一名火枪兵。‘不然就别参加军役了,好好务农,按时纳贡,也不失为一个好同志。’这是主公的原话,可见事态的严峻性。>
要知道对一个武将而言,不能参加军役就意味着无法升职加薪。这跟角色扮演游戏被禁止传送入野区打怪是一个道理。>
那为何曹操如此重视火枪兵呢?这得做一个比较。>
战场的远程武器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弓箭,其出生年月也相对较早。继‘石块’、‘矛’这些原始社会打猎用的投掷武器后,弓也就诞生了。>
而自打这种武器诞生那天开始,它便有着绝对的优势,所谓一寸长一寸强,绝不是一句武夫的戏言。>
当初荆轲刺秦,表面上看是荆轲不够水准,但刨开表面看本质却不难发现:这绝对是一个讲述武器长短决定命运的故事。>
首先是赤手空拳的嬴政打不过掏出匕首的荆轲,这点从一开始的追逐就能看出来。如果将手臂当作武器,匕首作为手臂的延伸扩展,那秦王输的一点不怨。>
而接下来的画面是嬴政在护卫迟迟没赶到的前提下,拔出宝剑干掉了荆轲。注意一个细节:秦王拔剑,却几次都拔不出来,历史记载是因这把剑太长了。>
这个才是隐藏关键点,说来说去,谁的武器长,那谁的赢面就大。>
弓箭的长度就是它的射程范围,这也正是它被推为战场武器之首的原因。>
不过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威力与穿透能力太弱。别说是板甲,哪怕是面对编制稠密些的藤甲,弓箭都无法穿透。再加上抛物线的弹道,只要是训练有素的士兵,防御起来都不难。>
除此之外,拉弓射箭也很费力,对士兵肱二头肌造成的负担非常巨大。真用过强弓的人就能明白,想拉开百步以上的弓,比拉五根弹簧的拉力器都难,射完三箭还能继续拉弓的基本可以当偶像参拜。>
为了改良这种弊端,后来就发明了强弩。穿透力得到提升,耗力也大大下降,毕竟瞄准时所消耗的势能不再需要手臂提供。>
可惜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射程变短。>
综合来看,自赵宋时期开始改良用于实战,到明朝那会儿辉煌一时的鸟铳(火绳枪),结合了弓和弩两者的特点。威力大射程远,关键还不费力。>
这么好的东西怎能不推广?不过曹操青睐火器的原因还有一个。他自以为豪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