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萧寒赶往城北十里店时,留守的士兵却告诉他,武法已经率大军前往夺命坡阻击刘王。
闻言萧寒等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夺命坡,京都四周皆是平原,一旦敌军越过夺命坡,这将意味着京都无险可守,萧寒明白这一战究竟有多重要。
这一战也算杀鸡儆猴,让天下诸侯以儆效尤,重新竖立大楚军威,所以只能胜不能败。
夺命坡前,刘王的两万大军来势汹汹,他们身穿白衣头戴白巾,轻骑在平原上列阵,他们是久经沙场的战士。
而武法的铁骑却陈兵在夺命坡上,夺命坡顾名思义,它是长长地斜坡,而武法本就是防守一方,占据夺命坡,他的优势便十分明显。
京都前唯一的“天险”,刘王的轻骑无法绕道,除非弃马改道,但他明白自己身后早已有数万大军包抄而来,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武法身后的铁骑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身披黑甲,从战马到人全副武装,仅装备便能碾压对手。
可刘王在阵前不慌不乱,他看着前方铁骑不由冷漠道:“圣宗,我兵临城下,你依旧如此自信?”
他随即拔剑大喝道:“杀!”
随即两万轻骑铺天盖地而来,声势浩大有种踏平山河的气势,武法的铁骑不由严阵以待。
萧寒还未赶到战场,但他已察觉到地面在震动,他明白战斗已经开始,他不由急促道:“驾!”
夺命坡上的铁骑还在等待,武法给传令兵发令,隐藏在夺命坡后的弓箭手闻令而动,三千弓箭手借地势袭击刘王的轻骑。
刘王的轻骑没有携带任何防具,他们要用血肉之躯硬抗箭羽,这里的地势也不利于他们冲锋,这是逆风的方向。
箭羽漫天,两军还未短兵相接,刘王的轻骑便已损伤惨重,这无疑大震军威。
当看到漫天箭羽,萧寒不由感慨道:“义兄用兵如神,利用天时地利缩短双方的人数差距。”
面对箭羽,刘王依旧在冲锋,而他身后的大军也毫不畏惧,将领都冲锋在前,他们有什么理由撤退。
武法明白刘王是块硬骨头,很难啃下来,于是他轻喝道:“杀!”
闻言,他身后上万铁骑咆哮而下,两军短兵相接,长矛相向,顿时血染山坡。
这时弓箭手便不再有作用,他们趁机整理补充箭羽,仍在夺命坡后待命,如果武法战败,他们要利用地势将力疲的刘王轻骑射杀于夺命坡下。
夺命坡上喊杀声震天,但两股声音却格外清晰,气势可以影响战局,而显然刘王的轻骑气势更足,他们怒吼冲天。
山河在震动,号角声此起彼伏,别说近在咫尺萧寒,就是远在京都都能听清这厮杀声。
武法独自杀入重围,欲打乱敌军的阵型,可是刘王的轻骑实在是强大,他们陷入鏖战。
这是刘王手底最精锐的部队,素以奔袭著称,但以轻骑兵团应战铁骑兵团,这是从未有过的战例。
一旦战败,武法便会被世人耻笑,所以他愈战愈勇,在他的带领下,两军陷入僵持,夺命坡变成了绞肉机,双方在尸堆上鏖战。
武法的铁骑逐渐落于下风,刘王轻骑人数的优势在此刻显露出来,如果继续打下去,结果只会是全军覆没。
夺命坡后的副将惠婢看到这一幕,他不由大喝道:“弓箭手准备?”
他们要进行无差别攻击,虽然会伤到自己人,如果等己方铁骑全灭,刘王的轻骑可以快速越过夺命坡,这些弓箭手的作用便微乎其微。
至少武法的军队有盔甲,相对而言伤亡会少很多。
三千弓箭手已准备就绪,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萧寒及时赶到夺命坡,他显身的坡头刹那,楚军顿时兵威大盛,惊呼声竟吓懵了对手。
山坡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他们都以为是圣宗亲临,武法的铁骑愈战愈勇,竟然止住了败退的趋势。
刘王将身旁的铁骑一剑斩为两段,聪明人都会有意避开他,因为他太过可怕,就像武法所到之处无人敢阻。
夺命坡上,楚军进攻的号角再度吹响,这一次楚军铁骑带着血性在冲锋。
刘王的轻骑显露败势,并不是他们打不赢楚国铁骑,而是从心里畏惧远处的那个男人,他如金龙俯视蝼蚁。
刘王的轻骑陷入混乱,竟有人临阵脱逃,逃兵有一个就会有一群跟随。
只有刘王注视着山坡,那里有人身披金龙甲,身后披风如火,仿佛能燃起燎原之火。
刘王双眼红肿,他不由握紧手中的惩戒,他不由怒吼道:“有种的随我去会会那昏君。”
刘王带着数十骑离开战场,直扑萧寒而去,他没有理会败逃的大军,在他眼里只有那身穿金龙袍的男人。
刘王的轻骑开始溃不成军,楚军铁骑掌握战场主动,局势一边倒,不过轻骑也有他的优势,那便是逃的快。
刘王带人杀上山坡,而迎接他们的却是箭雨,刘王身旁的护卫尽数倒下,而他也中箭落马。
他跌落于萧寒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