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幕在不同的村子陆续上演,干完农活的村民跟着里正汇合亭长,再由亭长带去向仇游徼报到。>
工厂。>
关兴最近一直在修路,带着亲卫们没日没夜的干,铺好的路面不断增长,心里的成就感也在不断增强。>
这天早晨修路大军又扛着工具上工,采在修好的样板路上,姜维满脸笑容的说道:“好路啊,昨天下雨也没积水,不怎么泥泞。”>
关兴却不太满意,叹息道:“看来不能只用三七灰土,还得想别的办法。”>
碾压瓷实的三七灰土确实比较防水,但也只是比较防水,普通雨还行,下场大暴雨或者连阴雨的话可就未必了。>
更蛋疼的是三七灰土压实后七天,最少三天内不能淋雨,若在此期间受到雨淋和浸泡,需要将积水和松软的土层去除并填补夯实,也就是说一场雨让他们好几天白干。>
看来还是得用水泥啊,哪怕只铺一层呢。>
走到昨天施工路段,关兴骂骂咧咧的说道:“特么的,扒了重干。”>
姜维此刻正站在道路的分界线上,前面是昨天压好的路面,被雨泡的稀里哗啦,身后是前几天压好的路面,依然坚实不受影响,对比明显的让姜维都想骂娘。>
骂娘没用,骂完还得干。>
众人忙的正起劲,仇勇带着村民来了,找到关兴说道:“都督,周围村民都愿意干活换农具,人带来了您看怎么安排?”>
关兴盯着队伍打量几圈满意笑了,对梁绪说道:“梁县令,你看着安排吧。”>
“喏……”梁绪跟着仇勇离去,组织人手开始干活。>
有了新生力量的加入,关兴就不再那么勤奋了,躲到路边安心摸鱼,天黑回厂,第二天干脆不去。>
啥事不能都让领导干不是,不然要属下干嘛用。>
从今天开始修路的事全权扔给梁绪,他不再监督,只负责解决梁绪解决不了的困难。>
厂里不缺工具,周边村子有人,甚至连隔壁乡的人都接到消息过来挣农具,劳动力也不是问题。>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粮食,数百上千张嘴每天消耗的粮食不是个小数目,而且关兴发现村民们都特别精,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直到吃撑为止,回到家里就饿着,一天吃一顿,一顿管一天,如此能为家里省下不少粮食。>
这么干可不行啊,关兴索性发狠,继续发扬朝廷征徭役时的优良传统,让村民自己带饭,只在月中和月末做一顿肉,给大伙改善下伙食。>
至于肉的来源,很简单,山里野兽多的是。>
如此又折腾半个月,四月初一关兴跟梁绪,爨安,仇勇几人做了交接,带兵返回味县。>
出来太久了,确实该回去了,他是都督不是县令,不能只干这一件事。>
县令梁绪没有回去,而是搬铺盖直接住在了工地,当官的政绩最重要,修好这条路,他的功劳簿上绝对能大书特书。>
回到县城已是四月初五,太守张裔在门口等候,将他请进大厅坐定,递上一份书信说道:“这是张将军传回的战报,高定死了。”>
出征三个多月,确实该有消息了。>
关兴接过战报,只看了几行便蹙起眉头,征讨高定的战役并不顺利,马忠翻山越岭赶到邛都才知道高定已经率军去了卑水,而且邛都高定亲信不少,马忠刚一出现就被人报告给了高定。>
有雍闿的前车之鉴,高定自然不会跟马忠硬拼,而是据险而守准备跟马忠硬耗。>
他是越巂的地头蛇不缺粮,马忠却远道而来,粮食耗完了自然会撤。>
但马忠也不是吃素的,看穿高定的计谋之后做了两手准备,先是传信张苞,请张苞将大军分为两部,一部继续广树旗帜招摇过市,一部昼伏夜出快速赶到指定地点埋伏,然后率军攻打高定营寨,失利之后便在城下叫骂,想逼高定出寨决战。>
高定可不是苟的住的司马懿,被骂几句便火气上涌,果断出寨追击,马忠只有千人自然不是对手只能败走,边走边骂,用各种方言将高定祖宗十八辈侮辱了个遍,重点照顾女性祖宗。>
高定好歹是夷王,哪受得了这鸟气,又见马忠只有千人兵力不足,便率领大军全力追击,这一追就不幸落入了张苞的埋伏圈,没坚持多久就被炸药包分了尸。>
值得一说的是征战过程中发现一名勇将名叫鄂焕,身长九尺面目狰狞,使一杆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张苞见猎心喜与之大战三百回合才将此人打败并收服。>
关兴看完战报松了口气,思忖道:“让马忠暂代越巂太守吧,留三千人镇守,其余人跟兴国一起回来。”>
张裔点头同意。>
关兴又道:“孟获那边怎么样?”>
四大反贼目前就只剩孟获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