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凉亭之中。>
关兴看着湖中游鱼说道:“山中的甘蔗很多,但都是野生的,目前还没人愿意种植,咱们完全可以垦荒种甘蔗。”>
“另外制糖的工艺虽然有了,但想大规模生产还需费一番功夫,首先必须有厂房,其次必须有足够的设备和熟练的工人,最后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运转体系,采购原材料的,车间生产的,市场销售的,还有财务,食堂等各方面都得照顾到。”>
“最最重要的是保密,配方绝不能让南中其他士族或者东吴得去,曹魏反倒无所谓,中原不产甘蔗。”>
张裔原以为有了配方就可以坐等收钱,没想到建厂这么复杂,年近半百的老头此刻像个懵懂的孩童似的静静的听着,直到关兴说完才弱弱问道:“制糖不是炼钢,配方泄露出去问题也不大吧。”>
关键保密太难了,工厂那么多人,怎么可能做到彻底保密。>
“问题很大,怎么可能不大。”关兴翻白眼道:“远的不谈就拿爨家来说,若是得了配方还愿意给咱们打工吗,以爨家的财力物力,完全可以自己建座工厂单干,买糖的客户就那么多,被爨家抢去了咱的糖卖给谁去,你愿意看着大把的钱财从眼前飘进爨家口袋吗?”>
张裔果断摇头,别说爨习是关兴半个老丈人,就是关兴亲爹也不行,不过……>
张裔为难的说道:“爨家毕竟是平叛以来第一个支持朝廷的士族,把他们瞥开貌似不太好。”>
关兴笑道:“所以我打算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分给爨家三成股份,让他们负责甘蔗,甜菜等原材料的供应,都督府占股三成,技术是我出的,我占四成技术股合理吧?”>
严格来说这个股份架构一点也不合理,万一起内讧,爨家跟都督府联合,可以直接将关兴踢出局。>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做事也不能留下如此大的隐患啊。>
“呃……”张裔摇头道:“不太合理,个人占股怎么能比都督府还高呢,要不您占三成,最后一成让太守府占了如何?”>
说了半天都是你跟爨家的事,合着我这个太守就是一打工的,还是没工资的那种?>
关兴思忖道:“要不这样,爨家占两成,我占两成,都督府绝对持股,占六成,至于张老您,都督府长史一职目前空缺,要不你能者多劳,兼着算了。”>
张裔沉吟片刻拍板道:“成。”>
他要的是政绩,做了都督府长史就等于参与到了制糖厂的决策中,可以。>
至于太守府,按原本的程序运行就好,制糖厂初建,可不能让太守府给拖死了。>
屁股决定脑袋,人呐,位置变了观念也就跟着变了。>
关兴说道:“那咱们分下工,你先选址筹备场地募集人手,我去中安筹备炼钢厂,剩下的咱们回来再说。”>
比起制糖厂,炼钢厂更为重要。>
“好……”张裔没有意见果断同意。>
媳妇还没来,关兴独守空房休息一夜,天亮带着马谡和五百亲卫火速赶往中安乡。>
大汉的城池远没有后世密集,后世大名鼎鼎的能源大县目前只是个小乡镇,离味县足有二百里,加上道路难行无法骑马,关兴一行走了五天才到。>
赶到镇子发现小镇并不大,只有百十来户人,乡镇最大的作用是充当集市用,每隔一段时间周边村子的村民都会赶来集市售卖或者采购,平日里集市上是没什么人的。>
原本空荡荡的集市突然冲进五百精锐大军,宛如巨石坠入湖中,很快激起大浪,街上闲逛的百姓以逃命的速度迅速消失不见,又等了会,一位中年带着几位青壮快速赶来,行礼拜道:“见过将军,敢问将军可是来征兵征粮的?”>
“征兵征粮?”关兴被问懵了,诧异道:“啥意思?”>
中年反问道:“你们不是雍家主的部下吗?”>
关兴明白了,乡下消息闭塞,估计雍闿被杀的消息尚未传开。>
想明白原因关兴无奈笑道:“雍闿已经死了,忘了自我介绍,我是大汉征东将军,庲降都督关兴,来中安办点事,不扰民也不征粮,你们该干嘛干嘛,对了,敢问先生贵姓?”>
雍闿死了?>
看着还没自己儿子大的关兴,中年心中掀起滔天骇浪,愣了许久消化完关兴提供的信息之后才躬身拜道:“草民仇勇,是中安的游徼,敢问将军有何吩咐?”>
关兴笑问道:“就是传说中的三老吧。”>
皇权虽然不下乡,但不代表乡下没有秩序,《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每五户编为一伍,各置有长,亦称伍老,百户为一里,设里正,又有父老,祭尊等,十里一亭,设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se)夫,游徼。>
三老并非三人,刘邦建立大汉之后明确规定,每乡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