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25 > 玄幻魔法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388章 民间教育启蒙之曙光初现

第388章 民间教育启蒙之曙光初现(1/2)

有声小说,笔趣阁25在线收听!
第388章 民间教育启蒙之曙光初现

目光落在瘦弱的小乞丐身上,林诗雅的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她想起自己幼时家道中落,也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种滋味,刻骨铭心。

而如今,矿业改革的成功,让国库充盈,百姓生活逐渐好转,却仍有如此多的孩子流落在街头,无法接受教育。

国家要真正强大,不能只靠金银堆砌,更要靠知识的传播,国民素质的提升!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萌芽:普及民间教育,刻不容缓!

回到府中,林诗雅立刻铺开宣纸,研墨提笔。

昏黄的烛光下,她纤细的手指在纸上飞快地移动,勾勒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从乡村私塾的建设,到师资力量的培养,再到教材的编写,她事无巨细,一一规划。

窗外,夜风呼啸,吹动着窗棂,也吹动着她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她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坚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更是国家走向繁荣的基石。

翌日清晨,林诗雅便带着自己的计划书,前往礼部拜访教育司张大人。

张大人年过半百,养尊处优惯了,对于民间疾苦,早已麻木不仁。

他漫不经心地翻看着计划书,脸上带着敷衍的笑容。

“林大人,你这计划,未免有些好高骛远了吧?民间教育,自古以来都是家族私塾,官府何须插手?”

林诗雅眉心微蹙,语气坚定,“张大人此言差矣!家族私塾,数量有限,师资参差不齐,如何能惠及所有百姓?如今国库充盈,正是大力发展民间教育的良机!只有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人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张大人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林大人,你还是太年轻了。民间教育,牵扯甚广,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看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林诗雅毫不退让,“张大人,民生之事,刻不容缓!我意已决,明日便要下乡考察,了解民间教育现状!”说罢,她起身行礼,转身离去。

张大人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备马,去城外清河村!”林诗雅的声音在府门外响起。

清河村的私塾,破败不堪,屋顶茅草稀疏,几缕阳光顽强地透过缝隙,照在满布灰尘的桌椅上。

老夫子年迈体衰,声音嘶哑,吃力地讲解着简单的《三字经》。

孩子们衣衫褴褛,却目光炯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林诗雅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如此简陋的环境,如此有限的师资,如何能承载起教育的重任?

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她深吸一口气,走到老夫子面前,关切地问道:“老先生,您教书多久了?”老夫子颤巍巍地放下手中的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回大人,老朽在此教书已有三十余载了。”三十余载,却只教得出简单的《三字经》,可见民间教育的落后。

林诗雅心中更加焦急,却也只能强打起精神,鼓励道:“老先生辛苦了,乡村教育的未来,还要仰仗您这样的先生。”

离开私塾,林诗雅漫步在田间小路上,秋风瑟瑟,吹动着她的衣摆,也吹乱了她的思绪。

改变,谈何容易?

回到府中,林诗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想起周文人,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

或许,他能帮上忙。

翌日一早,林诗雅便亲自登门拜访,将自己的计划和顾虑和盘托出。

周文人听后,抚须长叹:“林大人心系百姓,老夫深感佩服。普及教育,功在千秋,老夫愿尽绵薄之力。”

消息传出,清河村的村民们奔走相告,纷纷带着孩子前来听课。

周文人站在田埂上,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知识的重要性。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林诗雅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林大人,您看……”周文人指着远处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附在林诗雅耳边低语道。

林诗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长衫,贼眉鼠眼的男子正躲在树后,偷偷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清晨的阳光洒在林诗雅的脸上,她没有如众人预料般,直奔城中学堂,要求资源共享,而是缓步走向学堂后方,那间略显破旧的教师宿舍。

她轻叩木门,发出“咚咚”的声响,片刻后,一个年轻的身影打开了门。

那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教师,面容清秀,眼底却带着一丝疲惫。

“先生,请问,可否打扰片刻?”林诗雅语气温和,眼神中带着真诚。

年轻教师有些诧异,他认得眼前的女子,是新科状元,如今更是位高权重的一品大臣。

他连忙侧身让出道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