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帝无奈了。
皇后什么都好,贤惠无双,处处为他着想,更约束孙家人,使得孙家没有出一个高官勋贵。
孙家有很多子弟任职,或是在地方基层,或是在朝中各部,却没有显赫官职。
孙家的家风也不错。
宣武帝有丁点的变化,瞒不过皇后,因为皇后太了解枕边人。
他无奈一笑,回答道:“朕的确看上了一个人,常平侯家的秦豹。”
孙皇后是熟悉命妇情况的,对勋贵王侯的命妇都一清二楚。即便常平侯府已经落魄,孙皇后也了如指掌。
她皱着眉头,担心道:“陛下,秦豹是常平侯府的嫡长子,却自小不受重视,性格也懦弱。这不是良配啊。”
宣武帝摇头道:“秦豹丰神俊朗,才华出众,是一等一的俊杰。最重要的是,采薇不反感。”
孙皇后眨了眨眼?
才华?
一等一的俊杰?
她听到的消息,怎么都说秦豹是孱弱的废物呢?
孙皇后知道皇帝下了决心,是不容反驳的,所以没有争了,微笑道:“陛下说得对,妾身观察后再说。”
说完,孙皇后起身离开了。
她出了章台宫回到后宫,吩咐道:“容嬷嬷!”
“在!”
一个五十开外的老嬷嬷走出来行礼。
她是皇后的奶妈,随孙皇后嫁入王府,再进入太子府,最后跟着皇后入主后宫。
岁月在容嬷嬷的脸上留下斑驳的皱纹,唯独那双眸子依旧明亮有神。
谁敢对皇后不利,她定要用针狠狠扎回去。
孙皇后吩咐道:“你去打听下常平侯府嫡长子秦豹的消息,要详细些,明白吗?”
“老奴明白。”
容嬷嬷起身离开了。
孙皇后坐在宫殿中,眼中更多是好奇神色。
她知道皇帝看人的眼光很挑剔,可是,她也要了解才行。
孙皇后拿了本列国杂记看着,小半个时辰后,容嬷嬷回来了,行礼道:“皇后娘娘,老奴打听清楚了。”
孙皇后道:“说说看。”
容嬷嬷回答道:“秦豹的出身,娘娘是知道的,老奴不多说了。”
“秦家最近发生了一桩事情,秦豹和秦盛反目,突然离开秦家,写了本《三国演义》入了公主的眼。”
“随后,公主举荐秦豹到蕴华楼,参加了四国文会参赛者的选拔,击败了从周朝回来的吴贤,作为凉国参加四国文会的代表。”
“秦豹和公主走得很近,似乎在织造锦缎和染布坊,更多的消息就不清楚了。”
孙皇后直接道:“有秦豹的诗作吗?”
“有!”
容嬷嬷取出一张纸,递上秦豹写的《咏菊》和《竹石》。
孙皇后看着两首诗,明媚的眸子中露出了惊讶神色。
待到秋来九月会上宣传,还是不够。”
“等四国文会后,公主再邀请朝廷的命妇赴宴,不着痕迹的宣传。”
“女人,才是云锦最主要的购买者。”
秦豹侃侃而谈道:“男人都是糙老爷们儿,不太注重这些。女子有了一件新衣裳,三个女人一台戏,就足以宣传出去。届时不需要我们宣传,就会有人上门购买的。”
“妙,妙啊!”
王采薇豪放的笑了起来,高声道:“小秦先生,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咳!咳!!”
咳嗽声,忽然在书房外响起。
“谁在外面?”
王采薇听到咳嗽声,脸色瞬间冷下来,呵斥道:“敢偷听机密,还不给我滚进来?”
嘎吱!
房门被推开了。
孙皇后带着容嬷嬷走了进来,看着距离很近的王采薇和秦豹,淡淡道:“你要让谁滚进来呢?”
王采薇瞬间愣住,母后怎么来了?
她不怕宣武帝。
反而怕孙皇后。
宣武帝对王采薇很宠,反而孙皇后经常把王采薇喊过去,耳提面命的教导女子的规矩,让王采薇学刺绣,学织布,学诸多女子的事情。
偏偏,王采薇一点都不感兴趣。
她只想挣钱。
王采薇有些口干舌燥,呐呐道:“母……”
话刚出口,就被孙皇后打断道:“公主如此恣意,不怕传到皇后娘娘的耳中吗?我受皇后的安排来看一看,你到底干了些什么。”
王采薇瞬间明白了。
母后不愿意暴露身份,她反而松了口气,毕竟母后亮明身份,又是一通耳提面命的训话,让她很是难受。
王采薇讪讪道:“娘娘放心,我就是聊些商业上的事情。”
孙皇后的目光落在秦豹的身上,见秦豹丰神俊朗,眸光清亮,气质清隽,心中多了些好印象。
她明知故问,询问道:“这是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