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外公的丧礼你好好操办,朕会下旨,以国公之礼厚葬外公。”>
“谢陛下。”>
门外响起下人的声音:“堂少爷,老夫人醒了。”>
赵承晞急促起身:“朕也去看看外祖母。”>
护国侯府。>
夜凉如水,秦崇州负手立在窗前,听到身后来人的动静,开口问:“查的如何了?”>
原来是秦绪。>
“回侯爷。属下到孟大人说的观音庙附近查探了,的确有一处村舍,不过已经人去楼空,并无查到任何线索。”>
这也在秦崇州的意料之中,秦崇州望向窗外,像是要透过这漆黑的夜色看到某处。>
良久,秦崇州才问:“陛下如何?”>
“陛下把自己关在殿中,不见任何人。”>
房内似乎有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秦绪试探性的问道:“侯爷,是否要进宫面圣?”>
“太晚了,本侯明日再进宫吧。”>
可是,侯爷您以前都是半夜翻墙进宫的……>
秦绪内心的话没敢说出来,道了声是便告退了。>
秦崇州回京陵城之后,也从手下口中得知自己与赵承晞关系亲密。他也能感觉出来赵承晞自然而然的亲近,可长此以往对陛下的威望始终有损。既然如今他没了和陛下相处的记忆,正好没了杂念,那便让他安守本分做一个尽忠职守的臣子吧。>
皇宫。>
赵承晞和秦崇州二人相对而坐,中间一方棋盘上黑白子正杀的难分难舍。>
赵承晞落下一子道:“说起来也是很久没和你下棋。”>
“陛下心情可好些了?”>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有什么心情可言?”>
“陛下言重了。”>
“难道不是吗?敌在暗我在明,还潜藏着一个内奸。如今我们手上的线索也就一个萧艾,派人盯了这么久都没动静,你说有什么办法?”>
秦崇州刚想开口,赵承晞见牛莲儿在门口往里探头探脑,便问道:“何事?”>
牛莲儿搔掻脑袋,回答:“陛下,我是想找连公公。”>
“小连子,那你出去吧,不用伺候了……”>
小连子心里暗道牛莲儿没规矩,好在陛下宽宏大量不计较,答应一声刚迈开一步,岂料赵承晞像是想到什么,一拍掌,声音也提高了不少:“莲儿,你说你找小连子?”>
牛莲儿不明所以,如实道:“是啊。”>
小连子以为赵承晞是生气了,霎时跪下了:“陛下恕罪!”>
不料赵承晞抚掌大喜:“莲儿,你可谓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啊!朕晚点让御膳房做两盘你最喜欢的红烧肘子赏你!”>
牛莲儿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有赏赐不就好了,喜笑颜开地道:“谢陛下!”>
小连子也是一脸莫名其妙,不过见赵承晞没有怪罪,便也赶紧退下了。>
“朕发现一个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问题!”赵承晞眼睛发亮,解释道,“那天不是跟踪到萧府吗?我们就自然而然把嫌疑指向萧艾。可是萧府的其他人呢?就没有嫌疑了吗?”>
“不错。陛下英明。”秦崇州仔细琢磨也发现问题所在:“果真是一叶障目。”>
“萧艾此人信奉中庸之道,往好处说,不偏不倚,不搞派系站队,可就是因此才得了父皇赏识,坐了尚书之位。他应该也六十了吧,这个年纪做到尚书也算不容易了。若要捡些不好的说,生性懦弱,做事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眼的表现。不过这种人,你说他惰政朕可能信,若是勾结乱政,只怕他没那个胆子吧。”>
秦崇州接着说:“据探子报,萧大人有四名妻妾,子女六人,虽人丁兴旺,但并无厚此薄彼的情况,家宅还算和谐。”>
“难道是他隐藏的太好了?”>
“微臣觉得萧大人应当不是心思深沉之人。”>
赵承晞手指婆娑着棋子,澄思寂虑,道:“那事情可能不是萧艾做的,不过,你猜萧艾他知不知情?”>
“微臣不知……”>
“你不知道,那找他来问问不就知道了。朕来诈他一下。这件事拖得太久了,一直瞻前顾后,怕打草惊蛇,朕今天就要任性一回!”>
赵承晞嘴角噙着玩味,随即唤来小连子:“传召礼部尚书萧艾,就说朕要知道孟相的丧礼操办情况。”>
赵承晞吩咐完毕,又把视线落在棋盘上,缓缓落子:“你输了。”>
“陛下棋艺高湛,微臣认输。”>
赵承晞闻言面上却无一丝喜色:“以前都是你赢朕的。”>
“那便是陛下棋艺精进了。”>
“你向来只赢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