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25 > 都市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五十二章 白银,就是百姓们的血汗钱

第四百五十二章 白银,就是百姓们的血汗钱(1/3)

上一章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25在线收听!
白银就是白银,是天然的货币,朱翊钧没有听懂题面,倒是对王国光、汪道昆这两个尚书的研究更加感兴趣了,大明当下学者和官员是高度重合的,尤其是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为他们总结的内容,不是基于幻想,而是经验结合了实践的总结。

朱翊钧对他们的研究是极为重视的。

皇帝并没有动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去询问,而是静静的等待他们研究明白,而后写成奏疏,上奏到他这里。

汪道昆是浙党,当初为胡宗宪平反,奔走的众人里面就有汪道昆,而王国光是晋党的叛徒,王崇古在离开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将晋党党魁交给他。

无论从个人才智,还是地位,他们两个合起伙来,在折腾的东西,稍微想一想就知道,绝不简单。

陈成毅在通和宫用了一顿晚膳,主要是陛下问的问题很多,陈成毅小心回答,朱翊钧收获满满。

这一聊就到了晚膳的时间,朱翊钧索性留陈成毅用膳,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陈成毅带领的匠人,今年将会为大明输送1200万斤的赤铜,再加上滇铜的650万斤,今年大明可以铸万历通宝高达13亿枚,如果火耗较少,甚至可能铸钱到14亿枚。

朱翊钧作为皇帝,管陈成毅一顿饭,这是应该,也是圣眷。

万历通宝有二钱、五钱、四钱、思想、财经事物、政治制度的大思辨,稍有不慎,就会波及皇权。

汪道昆卡壳了,他一时间语塞,因为他接下来要讲的话,一定会涉及到不能触碰的话题。

“大司空所思所想,就是大明老百姓的血汗钱在浪费。”王国光点破了汪道昆具体想说的话,陛下尚节俭,这么多年来,已经是天下皆知,所以讨论浪费不会波及到陛下,是安全的话题。

“对!浪费!”汪道昆眼前一亮,具体到这个范围,绝不会牵扯到穿青衣的陛下了!

经验丰富的大司徒,还是懂说话的艺术。

没有人可以指责大明皇帝奢靡无度,因为陛下穿青衣,哪家皇帝穿青衣。

“大明的白银,都是大明百姓的血汗钱,而这些血汗钱正在被浪费,这浪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堰塞空转、第二个是重复沉没、第三个是流失海外。”汪道昆打开了话匣子。

堰塞空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汪道昆并没有进一步论述,大抵便是钱总是流向不缺钱的地方。

重复就是大明的手工作坊总是在重复的事情重复做,明明一家已经完全攻克了或者偶然间找到了提高生产力的方法,但就是关起门来自己用,旁人稍加打听都是忌讳莫深,缺少一种机制来减少重复投入。

而沉没,则是让汪道昆极为心痛之事,大明手工工坊投入,却经营不力,最后空置,巨大的投入被搁置,宛如良田没人耕种那般令人心痛,还有大量的白银被埋到了猪圈里!

流失海外,则是当下大明开海后的新矛盾,大明遮奢户畏惧朝廷威严,反对朝廷干涉,将大明的血汗钱带出了海外,元绪群岛的开发,轰轰烈烈,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大明的白银在流失,在出逃。

“你要说浪费的话,这是可以谈的。”张居正放心了,感情不是要奔着皇帝去的,那就可以谈。

“在松江巡抚九年,今日观夕日,大司空已非当年了,当年大司空最擅长的是撰些杂剧。”张居正颇为感慨的看着汪道昆,这个家伙当初最擅长写杂曲,是个戏曲家,在松江府任事多年,时光荏苒,现在已然变成了激进派中的激进派。

白银问题,汪道昆思考的很好。

现象、现象背后的问题,问题的原因,汪道昆侃侃而谈,但是到了这一步,仍然是袖手空谈,汪道昆必须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来,最少也有个明确的纲领。

“那这个白银浪费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张居正好奇的问道,他多少有些思路,但不成熟。

汪道昆站了起来,面红耳赤的大声说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资产增殖!只要流动资产的白银,能够固定为大明的固定资产,海外的种植园、大明腹地的桐园、垦荒土地、手工工坊、家宅田舍、大型工场、官厂团造,甚至是培养舟师、工匠,都算是让大明资产增殖。”

“只要让固定资产增殖,那就是没有浪费!”

张居正颔首,开始理解汪道昆这番话,其实让贱儒和国子监的监生听去,都听明不白汪道昆在讲什么,张居正能够理解。

海外种植园在海外,也算是大明的固定资产吗?的确是的,因为这些种植园的产出,海外番国是消化不了的,最终都会反哺到大明来,海外种植园也是大明固定资产的一部分。

舟师、工匠这些也能算是固定资产?这个要完全理解,就必须精通《生产图说》,生产图说将资产分为了留供、流动和固定,而一个人的经验,也是固定资产,尤其是大量经受过教育的人才,是大明宝贵的固定资产,舟师也是大明固定资产的一部分。

资产增殖和白银浪费有必然联系吗?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资产增殖的速度,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