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夺很熟悉老财主的五官,也经历了他从五十岁到七十多岁的样貌变化。>
最关键的,是耳朵!耳朵和脸不一样,人老了,脸可能变化很大,但是耳朵变化却很小。>
这合影里,年轻男同学的耳朵,虽然不能看得太清楚,但和老财主的耳形,几乎是一样的。>
“你怎么了?”宁霜察觉到了吴夺不对劲儿。>
“你看。”吴夺指了指沈运舟旁边的“男同学”,“像不像我爷爷?”>
“嗯?”宁霜仔细端详了一下,“怪不得······”>
“怪不得?”>
“你记得我上次见吴爷爷,说总觉得见过似的,却又想不起来!可能就是我在李先生家看过这张合影,他又在沈先生旁边······”>
吴夺点点头,“记得。”>
“吴爷爷当年是燕京大学考古系的学生?没听你说起过啊!”>
吴夺苦笑,“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他从来没给我说过。”>
“啊?”宁霜想了想,“那等沈先生出来问问。”>
大约过了一刻钟,沈运舟出来了,“幸亏我加了小心,果然有东西!但是这暗藏手法,不是在宣纸下面,是在整个背裱下面,也就是宣纸下方的两层绫子之间。”>
吴夺一听,便先行问道,“沈先生,这样会很麻烦么?”>
“麻烦倒不麻烦,但是怎么也过了大几十年了,不能硬生生直接揭开,最好热水浸泡之后再揭。我已经泡上了,不怪我擅作主张吧?”>
“您是专家,一切听您的。”>
“好,那么再等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吴夺便就转而问道,“沈先生,我冒昧问个事情可以吗?”>
“有多冒昧?”沈运舟微微一笑。>
吴夺指了指照片,“我刚才看了您当年入学时的合影,你右边的这位男同学,能问一下名讳么?”>
沈运舟走到合影前,看了一会儿,忽而又看着吴夺,“对啊,你姓吴,还是东山省人,他也姓吴!莫非和你有亲戚关系?”>
“是不是叫吴大志?”>
“啊?”沈运舟摇了摇头,却又沉吟,“吴大志,吴士心,好像有点儿意思。”>
“吴士心?”吴夺登时反应过来,上士下心,不就是个“志”么!>
“吴士心,是我的同班同学,而且还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不过,65年入学,66年学校就停课了,后来我们各奔东西,那个年代通讯很不发达,一别五十余年矣。”>
沈运舟说完看向吴夺,“你的意思,他现在改名叫吴大志了?”>
“吴大志是我爷爷。”>
“你爷爷?”沈运舟敲了敲额头,“他的生日是不是三月初三?”>
“对!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吴夺立即应道,“很好记。”>
“那应该没错了,吴士心是东山省海州市人,自小在海边长大,现在又回了海州?”沈运舟又问。>
“海州?”吴夺不由一愣,心说爷爷老家不是茂岭县么?茂岭县不属于海州市啊,属于青都市,是内陆城市;海州,则是东山省的沿海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怎么了?”沈运舟接口道,“现在不在海州啊?”>
“没什么?他现在有时候和我住在齐州,有时候会到山村小住。”吴夺反应很快,老财主如果真是海州人,却选择茂岭县定居,肯定有他的原因;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既然沈运舟不知道,那么还是先不点出茂岭县为好。>
“看来他现在退休了,以前做什么工作呢?”>
“对,退休了。以前,主要是走南闯北,做一些······做一些生意。”>
“下海经商了啊。唉,吴士心当年是李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天赋极高,但是学校停课后,他一怒之下,烧掉了所有课本和资料,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沈运舟看向吴夺,“小吴,劳烦你联系一下你爷爷,他应该还记得我的。”>
吴夺想了想,拿起手机走到一边拨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又放下,“沈先生,关机了,可能太早还没起床,他喜欢看星星,经常睡得晚。有时候中午才起床呢,有时候起床也不一定立即开手机。这样,回头我联系上了,再联系您。”>
吴夺这是撒了个谎,因为他不确定老财主的意思,还是事后私下先问一问为好。>
“看星星?是夜观天象吧?”沈运舟笑笑,“他上学的时候,就对星象和风水感兴趣,而且喜欢和考古结合。”>
宁霜在一旁一直没说话。这里头,沈运舟知道从前,吴夺知道现在,而宁霜不过是见过吴大志一面而已。>
吴夺点点头,“我爷爷从来没给说过,他居然是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