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六修能看到的问题, 卫老爷子自然也能看出来,并且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
——我阿翁就是这么料事如神、威武霸气。:卫玠。>
事实上,“应对之策”此时(就在卫玠和王氏说话的时候)正在他家里设宴,同时请了左思、二陆、三张以及一些其他不算很有名, 但也有一些江湖地位的名士,一起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没有卫玠的宴会,一般都会更加糜烂一些。薄纱绿罗裙的妖娆舞姬, 不要钱似的随处都有的五石散,以及层出不穷的大尺度荤段子……这才是魏晋时期世家圈的正常状态。没人说得清为什么卫玠在时,他们放浪形骸的一面就不自觉的变得不那么放浪形骸了,他们只知道反正自己不自觉的就收敛了很多。>
但只要卫玠一不在, 就是各种放飞自我的轰趴。>
按理来说, 要是因为某人而宴会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那么很快就会没有人愿意邀请这个某人了,毕竟谁也不想被突然扫了性质, 不是?>
但卫玠依旧是各大宴会最想请到的座上宾, 他们宁可收敛, 也想见到卫玠。>
没有为什么,颜狗的世界就是这么耿直!>
而这次没有卫玠的私下宴会, 却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因为再热闹奢靡的场面,都hold不住现场的“奇妙”氛围:所有出席的人却都很矜持, 又或者可以说是懵逼, 他们谁都没想到, 一直在互掐的俩人,竟然一同被邀请来了,还就面对面的坐着。>
王济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吗?他是故意的呢,还是故意的呢,还是故意的呢?>
王济当然是故意的。>
是的,王济就是被卫老爷子拜托来为卫玠救场的人。王济表示,他可没那个耐心把当事人挨个找过来谈心解释,一窝端了多省事。>
作为西晋知名蛇精病的成功代表,王济的脑回路一直都很清奇,但也可以说是想的十分简单。对于缓和左思与陆机关系的这件任务,他是这么想的,你们不是有矛盾吗?不是吵吗?不是互相都听说对方背后说自己坏话吗?那就当面锣对面鼓的讲清楚啊,看看到底孰对孰错。>
他来当裁判!>
正常人是无法理解王济这种直球回路的,只能感觉到连宴会的空气里都仿佛弥漫着尴尬与冷冻的味道。>
左思+三张,与二陆以及他们的两个朋友顾荣和戴渊,泾渭鲜明的坐在两边,都摆着“神之蔑视”的冷漠脸,以一种看渣渣的眼神,看着对面的人。就像是两方人约好了要来茬架似的,虽然他们肯定不敢真的在王济的宴会上大打出手,但最起码气势上不!能!输!>
潘安和石崇也到了,他们坐在中间,两不相帮。>
在没人注意到的时候,甚至会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因为其实这两方人他们都不喜欢,是抱着“掐死一个算一个”的心理来进行强势围观的。>
卫玠在知道了这件事情时,只能感慨,人类八卦的劣根性啊,是不分名士不名士的。>
紧接着,卫玠就催促拓跋六修飘去他舅舅家看现场实况了,希望拓跋六修能在听完后,回来给他进行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的转播。>
拓跋六修……自然是毫无怨言的满足了卫玠的所求。>
回到王济的宴会上。>
石崇不喜欢左思和陆机的原因显而易见,怕被左思和陆机动摇了他“卫玠身边第一人”的地位。>
潘安则是因为和陆机有龉龃。>
虽然潘安和陆机在历史上被合称为“潘江陆海”,给人的感觉他们应该就像是李白和杜甫一样,能互相欣赏、互相吹捧。但事实却是他们看彼此都特别的不顺眼。>
这倒不再是处于什么文人相轻的心理,而是世仇。>
潘安的岳父杨肇,跟陆机的亲爹陆抗,当年各为其主,在战场上做过一场。陆抗是有名的将领,轻松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杨肇只有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的份儿,输的老惨了,真是闻着伤心见者落泪。最后不仅要承担战败的责任,还被罢了官,回家啃老,不到一年就郁卒而死。>
潘安对杨肇这位岳父,其实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但架不住他深爱他的妻子啊。两人十二岁订婚,十五岁结婚,一直恩爱到了今天,当年杨骏家被抄的时候,潘安也是为了照顾妻儿的身体,这才上了冤家对头王济的车。也因此,如今的潘安,再次能为了妻子,而与陆机正面对上。>
其实之前潘安和陆机至少还维持了一个表面上的友好关系,看在卫玠的面子上。但是当左思和陆机正面互撕的消息传开后,卫玠身边聚集的这些人,就像是得到了一个什么不太好的开闸信号,都正面杠上了。各种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也就是说,幕后之人想要搞垮卫玠的手段,还是很成功的。属于绵里藏针、一击必中的类型。>
在这次王济的宴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