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25 > 军史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066章 天津开港

第066章 天津开港(1/2)

上一章大明元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25在线收听!
依高务实的断定,张居正在知道隆庆病重之后必定会有一种紧急感,由于按理来说,隆庆帝一旦驾崩,必以高拱为顾命首辅。如今太子年幼,甚至比当年世宗以藩王进京时还小了好几岁,根本不可能掌权,如此只要高拱自己不犯大错,朝政必握于其手,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太被动了。

至于他和冯保密会时说,李贵妃既然必定会让冯保执掌司礼监,那么只要高拱敢动冯保,李贵妃必定要拿下高拱——这话的道理没错,但它首先有一个假设,就是高拱会往动冯保。

倘若高拱要是不动呢?那这些假设就毫无意义了。

张居正甚至猜忌假如高拱不动冯保,冯保心中说不定会升起劫后余生的之感,别说持续和高拱作对了,这阉竖甚至有可能干脆借此机会倒向高拱——政客眼里没有原则,只有利益。

只要高拱不反对冯保执掌司礼监,冯保跟高拱之间就没有了利益冲突,反正冯保也不敢也不可能打内阁的主意,如此井水不犯河水,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唯一不好的,就只剩他张居正了,由于他是唯一能要挟高拱地位之人。

高务实感到,张居正心里的这种紧急感,在他看见隆庆帝一醒来就拉着高拱的手静静说了许久之后应当会达到顶峰。

在那之后,张居正除非直接认栽,自请致仕,否则他根本没有退路。

因此高务实感到,接下来只要等着张居正出手便是。

不过可能是张居正也需要时间安排,持续三天下来,张党都没有任何动作。到了第四天,反倒是有一件高务实等了许久的好事产生了。

隆庆六年三月十一丙午,总督漕运都御史王宗沐上疏言:“国计之有漕运,犹人身之血脉,血脉通则人身康,漕运通则国计足。我朝河运几百六十年(几,几乎),法式修明,疏通无滞,迩来事多弊滋,兼以黄河泛溢,数患漂流,故科臣复议海运……”

“……认为河运进闸,则两船难并,不可速也。鱼贯逆溯,一船坏则连损数十船,同时俱靡,不可避也;一夫大呼,则万橹皆停此腰脊咽喉之譬,先臣丘浚所忧,不可散也。若我朝太平熙洽,主于河而协以海,自可万万无虑,故都燕之受海,犹凭左臂从胁下取物也。”

“……故以汉武之雄才,尚自临决塞;王安石之精博,且开局讲究,河之为患,讵直本日然哉!且往年之漂流,诸臣闻之有不变色者乎?夫既失利于河,又不能通变于海,则计将安出?故富人造室,必启歪路,防中堂闭,则可自旁进也,此所谓日前急势也。风波系天数,臣岂能逆睹?其必无然趋避占候,使其不爽,当不足以防大计。惟圣明采择,因条上海运七事……”

“其一,定运米。言海运既行,宜定拨额粮,以便征兑。隆庆六年已有缺舡,粮米足备交运以后,请将淮安扬州二府兑,纠正粮二十万一千一百五十石,尽派海运行,令各州县于四周水次取便交兑。遇有灾伤改折,则更拨凤阳粮米足之。

其二,议船料。言漕运二十余万,通计用舡四百三十六艘,淮上木贵,不能卒辨,宜酌派湖广仪直各厂置造,其合用料价一十一万八千四百两有奇。即将清江浙江下江三厂河舡料价,并浙江湖广本年折粮减存,及河南班匠等银解用,不足以抚按及巡盐衙门罚赎银两抵补。

其三,议官军。言起运粮舡宜分派淮大台温等一十四卫,责令拨军领驾,每艘照遮洋旧例,用军十二人,以九人赴运,其三人扣解粮银添顾水手,设海运把总一员统之。其领帮官员,于沿海卫所选补,所须实物,即将河舡免运军丁粮银扣解置办。

其四,议戒备。言粮舡出进海口,宜责令巡海司道等官定派土岛小船,置备兵伏,以防盗贼。

其五,议起剥。言粮舡至天津海口,水浅船胶,须用剥舡转逋至坝,每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明元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