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25 > 军史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040章 纾驿路疏(上)

第040章 纾驿路疏(上)(2/3)

上一页大明元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25在线收听!
膀。毕竟,这些底层官吏比起骡马来说,更能够吃苦刻苦。

最后,还有旅费供给,这点恐怕是现代人最无法懂得的服务项目。官员们住驿站不但不花钱,还能反过来从驿站里拿钱。在此时,有不少官差到驿站住宿,走时都要以各种名义索要银子。毕竟,驿站并不能笼罩所有区域,而办差人的吃喝拉撒睡却是一刻也不能停歇的。假如不给,那么驿卒甚至驿丞挨打,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假如仅仅是不断被人勒索,驿站系统可能不会成为数次裁撤的目标。但更要命的是,这些星罗密布的驿站,不仅不是用市场化方法运营的,也不是靠国家拨款养活的。每个驿站重要靠处所官府直接向民间摊派,用当地人的额外贡赋来养活!

也就是说,驿站的日常运营保持,都在基层官吏和基层百姓之间进行。既没有高低级官府的监督,没有约定俗成的市场规范。所以实际要向百姓们收多收少,就是驿站官吏说了算。

就从每个驿站都要配备的马匹来说。驿站的马匹吃的不是草,而是粮食。早在朱元璋时代,驿站的每匹马每年就需要当地供给80石粮食。然而,到了明朝中后期,陕西华州的一匹马每年居然需要422石粮食!而陕西当时的一顷耕地,只能生产7石粮食。所以,每养一匹驿马就需要十多户农民全年的血汗所得。

鉴于明朝那实在不怎么样的育种技巧,不可能将马匹造就成非洲象那样的体型,所以食量更不可能在这一百多年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内翻5倍还多。这些多收的粮食,实在是被来往于驿站的“体制内职员”和驿站工作职员吃掉了。

明朝中期以后,吏治崩坏的速度大大加快。凡是和体制有些关系的人,都可以开先容信到驿站住宿和应用车马。利益不仅是免费,甚至可以反过来向驿站索要路费。于是为了养活用度越来越大的驿站,系统内官员就只有向民间摊派越来越多的用度。至于摊派多摊派少,完整看官员的个人良心。其中,就有驿丞在孝敬上官,逢迎差事以外还能积攒起千两家财的。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假如不裁撤驿站,最后被驿站逼得活不下往的农民早晚会造反。

在当时,实在也有很多朝廷官员看到了这个问题。嘉靖天子在位时,朝廷就打算把全国驿站规模裁减掉30%-50%,所节俭的钱粮一半充做军费。

想法实在还不错,但在履行上,还是出了问题。处所官府确实减少了驿站的经费,但驿站的累赘却并未减少。来往官吏们,照样在驿站里大吃大喝,还要用车用马。于是全国驿站的工作职员开端闹罢工或者干脆弃职逃跑。由于驿站本身也承担着消息传递职能,成果就比较严重。

例如,当倭寇袭破福建兴化城后,十万火急的消息却耽误了一个多月才送到京师。不得已之下,这次裁撤改革在5年后发布失败,一切回到了本来的轨道上。

到了万历年间,张居正已经大权独揽,也开端拿驿政下手。但他并未从节俭开支的角度来强行规定裁减比例,而是从限制官员特权着手。他主持颂布严格的条令,法办了违规官员几十人,并有多名官员被降职和革职。其中还包含了孔夫子后裔和皇亲国戚。

此外,张居正并没有规定裁减经费的硬性指标,而是捉住了“官员特权”这一要害下手。还把改革驿政,直接纳进到各地省级一把手的考核内容。这个思路就正确了不少,成功的把全国驿政消费缩减了30%以上,据说是节俭了近百万两白银,为大众减少了宏大的经济累赘。

不过正如之前所说的,张居正这个措施,国家和大众或许有了利益,但强行用行政手段压抑天下官员,人亡政息根本没得跑。

高务实之所以深进驿站懂得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元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