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具有野心,只想在主子面前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重用的有几分本事的普通嬷嬷。她并不是哪一方势力派过来的人,至少目前而言还不是。>
至于以后徐嬷嬷会不会被人收买,会不会临阵倒戈还是很难说的。毕竟很多时候,野心这种东西不仅仅会成为人努力上进的动力,也会是引人走向弯路的导火线。>
在短暂沉默的这一段时间里,主仆两人的心思都是转了好几转。>
就在徐嬷嬷心里的不安渐渐大于笃定的时候,任瑶期终于开口说话了。>
“幸苦嬷嬷跑这一趟了。”>
见任瑶期开口说话,不知为何徐嬷嬷感觉松了一口气,忙道:“为主子分忧,这本就是奴婢应该做的。”看了任瑶期一眼,徐嬷嬷还是试探着开口问道,“小姐,您下一步打算如何?若是有需要用得上奴婢的地方,请小姐开口便是了。”>
任瑶期用手中的金簪将炕几上的粗布的四角挑起,将那些药渣掩盖了起来:“暂时无需做什么,这些你拿出去处理了吧。”>
徐嬷嬷忙上前来,将拿包药渣收了回去。>
任瑶期看着徐嬷嬷的动作,突然出声道:“徐嬷嬷,我罚你三个月月例,你可有意见?”>
徐嬷嬷闻言先是惊愕,等回过味儿来了之后脸上却是带了掩饰不住的欢喜:“奴婢没有意见,奴婢多谢小姐。”>
她昨日听到主子和周嬷嬷说话,虽然不是刻意偷听,但是却是鬼使神差的没有立即就退出去,还不动声色的将主子要的东西找了来。>
任瑶期从昨日到今日一直不动声色,也没有发作她的意思,却是让她心理很是不安。因为这说明任瑶期没有将她当作自己人,这般举重若轻的态度其实是一种防备。>
现在在她自作主张做了这些之后,任瑶期非但没有给赏赐还罚了她。这样不仅没有让她心中不忿,反而让她觉得主子今后怕是会重视她。>
因为只有可有可无的弃子才需要安抚,而可用之人则需要适时受到敲打。>
所以徐嬷嬷放心了。>
等徐嬷嬷一脸松乏的退了出去,任瑶期以手支腮,斜靠在炕几上想了会儿,终于微微一笑。>
“林家来人了,这次是林家大太太亲自过来了,老太太让太太和几位小姐都过去见人。”李氏派了喜儿过来对任瑶期道。>
林家大太太是五太太的母亲,这次来任家定是为了任瑶玉的事情。>
任瑶期换了一身见客的衣裳,和李氏以及任瑶华一起去了荣华院。>
任瑶期不是第一次见林大太太,林家和任家关系亲厚,逢年过节总有往来,遇上哪家有红白喜事,也都会相互走动。>
算起来林大太太和任老太太是一个辈份的,不过她比任老太太要年轻许多,长相和林氏有五分相像,只是更为圆润一些。任瑶玉倒是与她长得更像一些,也难怪林大太太对任瑶玉这个外孙女向来很疼爱。>
任瑶期过去的时候,大太太和任瑶亭已经在了。>
见李氏带着任瑶期姐妹两人来了,林大太太打住话头,看着任瑶期和任瑶华笑容亲切还带着几分戏谑地道:“哟,这两朵姐妹花儿真是一年一个样儿,三太太真是个有福气的。”>
林大太太现如今的林家的当家太太,但是她和任家大太太比多了几分亲和少了几分架子,见人总是三分笑,与谁都是一副熟稔的模样,在云阳城那些太太圈子里人缘极好。>
李氏带着任瑶期和任瑶华上前去给她请安,她将姐妹两人一手一个给拉住了,等姐妹两人起了身,她还拉着她们的手不放,很喜欢的样子:“我总说任家出来的姑娘们就是招人稀罕,不像我们林家的那些皮猴儿们,就差跟着小子们一样上房揭瓦了。”>
好话谁都爱听,任老太太面色更好看了些,李氏谦逊了几句。>
林大太太问了姐妹两人不少话才让她们去坐下了。>
任瑶期听着林大太太又跟任老太太拉起了家常,从李家和张家的亲事说到了开春后从关东来的老参价儿又涨了两成。她言语风趣,声音爽利,平常的一件事情从她嘴里说出来总是多了几分趣味,连任老太太也不由得听住了。>
总而言之,林大太太是个很健谈的人。不过她话语间都是一些近期云阳城里的趣事,由始至终都没有提及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似乎她这次来任家真的是过来串门的一样。>
到最后茶过三盏,屋子里气氛融洽,任老太太也笑容满面的时候,林大太太才提及了今日来的目的。>
“我那闺女的性子我知道,也多亏她是嫁来了任家,若是嫁的是别的人家……哎!亲家母,这些年真是对不住你!”>
她一开口就是自己认错,任老太太语气软了下来,还不得不帮林氏说话:“老五媳妇是我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女儿一般。她只是性子率真,说她有坏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