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个好面子皇帝脸色再一次阴沉了不少。
“陛下,毛贼虽大逆不道,然却的确为一员良将,其麾下亦是凶悍残忍,好战嗜杀,从去岁十一月起兵南下,东江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遇城屠城,遇寨屠寨,那毛贼还格外喜好赐死,前辽东之地,漫山遍野,树上尽是悬挂之尸,建奴八旗何其凶悍,屡破官军,洪承畴十三万大军不能抵挡,全军覆没,却在吉林城一战,被毛逆屠杀十余万,进开铁全破,广宁旦夕可至,辽沈亦是危若累卵,那东掳已经是亡国在即!”
“臣在军前,亲眼目的其杀戮的尸山血海,万炮齐鸣,东掳骨头溃烂,一败数里,血流漂杵!东江兵势,实在是锐不可当!如臣预料不错,今年入冬,盛京辽阳就要再入毛贼之手!”
“东掳要亡国了?”
听到这儿,崇祯皇帝忍不住豁然站起,不光他,就算是群臣都是脸色发绿,这些天的确是听到不少东江大胜的消息,可这些年传来的捷报还少吗?要是按照那些下面总兵督府报上来的战功,大明快两亿人口都得被杀绝两三回了,听也是打几个折扣。
可这报功也是有技巧的,斩首三十万,上报则是贼军至少还有九十万,那自己接着打或者打了败仗都有理由,像马绍喻这样咬定了今年秋既灭东掳的,十之八九就是真的了,因为如果没有绝对把握,是没有军将敢这样夸口的。
“兵部?”
如此大事儿,自己不知道!崇祯皇帝的目光再一次阴森的落到了张国维身上,那杀机,让这个崇祯朝第十三任兵部尚书瑟瑟发抖的跪在了地上,磕着头请罪着。
“回陛下,此时的确有耳闻,然臣未核实,不敢上报!”
虽然是后知后觉,可张国维耳闻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崇祯这个政坛老油条如何不明白,他是兵部不能风闻奏事,满朝言官却是有这个权利,大战如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却没有一个人来告诉他这个皇帝!
他们还拿自己当皇帝吗?
再一次,崇祯的心头为怒火所填满。
他身边,王承恩则是已经抑制不住的颤抖起来。
“继续说!”
“臣遵旨!”
“吉林之战之后,已有东江趋炎附势之辈为邀宠,竟然狂言要推举毛贼效仿东掳,建极称帝!那毛贼夜郎自大,狂妄不已,亦是准备攻克盛京之后,在盛京称帝,更有恬不知耻之徒如那前大学士周延儒,为求官自告奋勇为其草拟称帝诏书,还有臣之同僚张若麟,卖身背主,投毛贼麾下,为半兽人军统领,臣冒死,磕头抢于毛逆前,泣血呵斥,言大明之大,陛下之威,方才令其畏缩!命臣前来京师向陛下讨取辽王之位。”
要说文官有多么小心眼,周延儒整过他,让马绍喻在这儿卖了,还有张若麟可能成为自己对手,也在这儿卖了以绝后患,把自己塑造成了个苏武那样的铁骨铮铮的节臣形象,这马绍喻是够不要脸的。
可他这半真半假一番话,却是的确在大明朝廷引起了惊涛骇浪,刚刚索要王位已经够大逆不道了,可原来人家已经是退而求其次了,相比于称帝,索要个辽王的确不是啥大事儿了。
这也有点像后世营销手段了,商家先拿出个东西,你觉得挺贵,可是拿别的更是贵的要死的对比一圈之后,你又觉得这东西还可以了,心理防线情不自禁就松懈了下来。
这个消息却是再一次实实在在的把崇祯帝气的眼睛发黑,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之前皇太极还好点,好歹是夷狄之君!可毛珏却实实在在的大明出身,没有哪个皇帝可以容忍别人和自己齐头并肩,坐在龙椅上,他是不住地在那儿吸着冷气:“这个逆贼,这个逆贼竟敢僭越称帝!”
如果按照电视剧上,这个时候该有无数忠臣良将跳出来,义愤填膺的咆哮着给臣多少多少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